GB5749-2006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衛生要求、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(zhì)衛生要求、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、二次供水衛生要求、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(chǎn)品衛生要求、水質(zhì)監測和水質(zhì)檢驗方法。 本標準適用于城鄉各類(lèi)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,也適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飲用水。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(guò)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標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的修改(不包括勘誤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,然而,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(xié)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。 GB 3838 地表水環(huán)境質(zhì)量標準 GB/T 5750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GB/T 14848 地下水質(zhì)量標準 GB 17051 二次供水設施衛生規范 GB/T 17218 飲用水化學(xué)處理劑衛生安全性評價(jià) GB/T 17219 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(jià)標準 CJ/T 206 城市供水水質(zhì)標準 SL 308 村鎮供水單位資質(zhì)標準 衛生部 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 3 術(shù)語(yǔ)和定義 下列術(shù)語(yǔ)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.1 生活飲用水 drinking water 供人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。 3.2 供水方式 type of water supply 3.2.1集中式供水 central water supply 自水源集中取水,通過(guò)輸配水管網(wǎng)送到用戶(hù)或者公共取水點(diǎn)的供水方式,包括自建設施供水。為用戶(hù)提供日常飲用水的供水站和為公共場(chǎng)所、居民社區提供的分質(zhì)供水也屬于集中式供水。 3.2.2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在入戶(hù)之前經(jīng)再度儲存、加壓和消毒或深度處理,通過(guò)管道或容器輸送給用戶(hù)的供水方式。 3.2.3 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 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(或供水人口在1萬(wàn)人以下)的農村集中式供水。 3.2.4 分散式供水 non-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戶(hù)直接從水源取水,未經(jīng)任何設施或僅有簡(jiǎn)易設施的供水方式。 3.3 常規指標 regular indices 能反映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基本狀況的水質(zhì)指標。 3.4 非常規指標 non-regular indices 根據地區、時(shí)間或特殊情況需要的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指標。 4 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衛生要求 4.1 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,保證用戶(hù)飲用安全。 4.1.1 生活飲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。 4.1.2 生活飲用水中化學(xué)物質(zhì)不得危害人體健康。 4.1.3 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(zhì)不得危害人體健康。 4.1.4 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。 4.1.5 生活飲用水應經(jīng)消毒處理。 4.1.6 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應符合表1和表3衛生要求。集中式供水出廠(chǎng)水中消毒劑限值、出廠(chǎng)水和管網(wǎng)末梢水中消毒劑余量均應符合表2要求。 4.1.7 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的水質(zhì)因條件限制,部分指標可暫按照表4執行,其余指標仍按表1、表2和表3執行。 4.1.8 當發(fā)生影響水質(zhì)的突發(fā)性公共事件時(shí),經(jīng)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,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(xué)指標可適當放寬。 4.1.9 當飲用水中含有附錄A表A.1所列指標時(shí),可參考此表限值評價(jià) 。 表1 水質(zhì)常規指標及限值
指 標 |
限 值 |
1、微生物指標① |
總大腸菌群(MPN/100mL或CFU/100mL) |
不得檢出 |
耐熱大腸菌群(MPN/100mL或CFU/100mL) |
不得檢出 |
大腸埃希氏菌(MPN/100mL或CFU/100mL) |
不得檢出 |
菌落總數(CFU/mL) |
100 |
2、毒理指標 |
砷(mg/L) |
0.01 |
鎘(mg/L) |
0.005 |
鉻(六價(jià),mg/L) |
0.05 |
鉛(mg/L) |
0.01 |
汞(mg/L) |
0.001 |
硒(mg/L) |
0.01 |
氰化物(mg/L) |
0.05 |
氟化物(mg/L) |
1.0 |
硝酸鹽(以N計,mg/L) |
10 地下水源限制時(shí)為20 |
三氯甲烷(mg/L) |
0.06 |
四氯化碳(mg/L) |
0.002 |
溴酸鹽(使用臭氧時(shí),mg/L) |
0.01 |
甲醛(使用臭氧時(shí),mg/L) |
0.9 |
亞氯酸鹽(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時(shí),mg/L) |
0.7 |
氯酸鹽(使用復合二氧化氯消毒時(shí),mg/L) |
0.7 |
3、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(xué)指標 |
色度(鉑鈷色度單位) |
15 |
渾濁度(NTU-散射濁度單位) |
1 水源與凈水技術(shù)條件限制時(shí)為3 |
臭和味 |
無(wú)異臭、異味 |
肉眼可見(jiàn)物 |
無(wú) |
pH (pH單位) |
不小于6.5且不大于8.5 |
鋁(mg/L) |
0.2 |
鐵(mg/L) |
0.3 |
錳(mg/L) |
0.1 |
銅(mg/L) |
1.0 |
鋅(mg/L) |
1.0 |
氯化物(mg/L) |
250 |
硫酸鹽(mg/L) |
250 |
溶解性總固體(mg/L) |
1000 |
總硬度(以CaCO3計,mg/L) |
450 |
耗氧量(CODMn法,以O2計,mg/L) |
3 水源限制,原水耗氧量>6mg/L時(shí)為5 |
揮發(fā)酚類(lèi)(以苯酚計,mg/L) |
0.002 |
陰離子合成洗滌劑(mg/L) |
0.3 |
4、放射性指標② |
指導值 |
總α放射性(Bq/L) |
0.5 |
總β放射性(Bq/L) |
1 |
①MPN表示最可能數;CFU 表示菌落形成單位。當水樣檢出總大腸菌群時(shí),應進(jìn)一步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菌群;水樣未檢出總大腸菌群,不必檢驗大腸埃希氏菌或耐熱大腸 菌。 ②放射性指標超過(guò)指導值,應進(jìn)行核素分析和評價(jià),判定能否飲用。 |
表2 飲用水中消毒劑常規指標及要求
消毒劑名稱(chēng) |
與水接觸時(shí)間 |
出廠(chǎng)水中限值 |
出廠(chǎng)水中余量 |
管網(wǎng)末梢水中余量 |
氯氣及游離氯制劑(游離氯,mg/L) |
至少30min |
4 |
≥0.3 |
≥0.05 |
一氯胺(總氯,mg/L) |
至少120min |
3 |
≥0.5 |
≥0.05 |
臭氧(O3,mg/L) |
至少12min |
0.3 |
|
0.02如加氯,總氯≥0.05 |
二氧化氯(ClO2,mg/L) |
至少30min |
0.8 |
≥0.1 |
≥0.02 |
表3 水質(zhì)非常規指標及限值
指 標 |
限 值 |
1、微生物指標 |
賈第鞭毛蟲(chóng)(個(gè)/10L) |
<1 |
隱孢子蟲(chóng)(個(gè)/10L) |
<1 |
2、毒理指標 |
銻(mg/L) |
0.005 |
鋇(mg/L) |
0.7 |
鈹(mg/L) |
0.002 |
硼(mg/L) |
0.5 |
鉬(mg/L) |
0.07 |
鎳(mg/L) |
0.02 |
銀(mg/L) |
0.05 |
鉈(mg/L) |
0.0001 |
氯化氰 (以CN-計,mg/L) |
0.07 |
一氯二溴甲烷(mg/L) |
0.1 |
二氯一溴甲烷(mg/L) |
0.06 |
二氯乙酸(mg/L) |
0.05 |
1,2-二氯乙烷(mg/L) |
0.03 |
二氯甲烷(mg/L) |
0.02 |
三鹵甲烷(三氯甲烷、一氯二溴甲烷、二氯一溴甲烷、三溴甲烷的總和) |
該類(lèi)化合物中各種化合物的實(shí)測濃度與其各自限值的比值之和不超過(guò)1 |
1,1,1-三氯乙烷(mg/L) |
2 |
三氯乙酸(mg/L) |
0.1 |
三氯乙醛(mg/L) |
0.01 |
2,4,6-三氯酚(mg/L) |
0.2 |
三溴甲烷(mg/L) |
0.1 |
七氯(mg/L) |
0.0004 |
馬拉硫磷(mg/L) |
0.25 |
五氯酚(mg/L) |
0.009 |
六六六(總量,mg/L) |
0.005 |
六氯苯(mg/L) |
0.001 |
樂(lè )果(mg/L) |
0.08 |
對硫磷(mg/L) |
0.003 |
滅草松(mg/L) |
0.3 |
甲基對硫磷(mg/L) |
0.02 |
百菌清(mg/L) |
0.01 |
呋喃丹(mg/L) |
0.007 |
林丹(mg/L) |
0.002 |
毒死蜱(mg/L) |
0.03 |
草甘膦(mg/L) |
0.7 |
敵敵畏(mg/L) |
0.001 |
莠去津(mg/L) |
0.002 |
溴氰菊酯(mg/L) |
0.02 |
2,4-滴(mg/L) |
0.03 |
滴滴涕(mg/L) |
0.001 |
乙苯(mg/L) |
0.3 |
二甲苯(mg/L) |
0.5 |
1,1-二氯乙烯(mg/L) |
0.03 |
1,2-二氯乙烯(mg/L) |
0.05 |
1,2-二氯苯(mg/L) |
1 |
1,4-二氯苯(mg/L) |
0.3 |
三氯乙烯(mg/L) |
0.07 |
三氯苯(總量,mg/L) |
0.02 |
六氯丁二烯(mg/L) |
0.0006 |
丙烯酰胺(mg/L) |
0.0005 |
四氯乙烯(mg/L) |
0.04 |
甲苯(mg/L) |
0.7 |
鄰苯二甲酸二(2-乙基己基)酯(mg/L) |
0.008 |
環(huán)氧氯丙烷(mg/L) |
0.0004 |
苯(mg/L) |
0.01 |
苯乙烯(mg/L) |
0.02 |
苯并(a)芘(mg/L) |
0.00001 |
氯乙烯(mg/L) |
0.005 |
氯苯(mg/L) |
0.3 |
微囊藻毒素-LR(mg/L) |
0.001 |
3、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(xué)指標 |
氨氮(以N計,mg/L) |
0.5 |
硫化物(mg/L) |
0.02 |
鈉(mg/L) |
200 |
表4 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質(zhì)指標及限值
指 標 |
限 值 |
1、微生物指標 |
菌落總數(CFU/mL) |
500 |
2、毒理指標 |
砷(mg/L) |
0.05 |
氟化物(mg/L) |
1.2 |
硝酸鹽(以N計,mg/L) |
20 |
3、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(xué)指標 |
色度(鉑鈷色度單位) |
20 |
渾濁度(NTU-散射濁度單位) |
3 水源與凈水技術(shù)條件限制時(shí)為5 |
pH(pH單位) |
不小于6.5且不大于9.5 |
溶解性總固體(mg/L) |
1500 |
總硬度 (以CaCO3計,mg/L) |
550 |
耗氧量(CODMn法,以O2計,mg/L) |
5 |
鐵(mg/L) |
0.5 |
錳(mg/L) |
0.3 |
氯化物(mg/L) |
300 |
硫酸鹽(mg/L) |
300 |
5 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(zhì)衛生要求 5.1 采用地表水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(shí)應符合GB 3838要求。 5.2 采用地下水為生活飲用水水源時(shí)應符合GB/T 14848要求。 6 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 6.1 集中式供水單位的衛生要求應按照衛生部《生活飲用水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規范》執行。 7 二次供水衛生要求 二次供水的設施和處理要求應按照GB 17051執行。 8 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(chǎn)品衛生要求 8.1 處理生活飲用水采用的絮凝、助凝、消毒、氧化、吸附、pH調節、防銹、阻垢等化學(xué)處理劑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,應符合GB/T 17218要求。 8.2 生活飲用水的輸配水設備、防護材料和水處理材料不應污染生活飲用水,應符合GB/T 17219要求。 9 水質(zhì)監測 9.1 供水單位的水質(zhì)檢測 供水單位的水質(zhì)檢測應符合以下要求。 9.1.1 供水單位的水質(zhì)非常規指標選擇由當地縣級以上供水行政主管部門(mén)和衛生行政部門(mén)協(xié)商確定。 9.1.2 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(zhì)檢測的采樣點(diǎn)選擇、檢驗項目和頻率、合格率計算按照CJ/T 206執行。 9.1.3 村鎮集中式供水單位水質(zhì)檢測的采樣點(diǎn)選擇、檢驗項目和頻率、合格率計算按照SL 308執行。 9.1.4 供水單位水質(zhì)檢測結果應定期報送當地衛生行政部門(mén),報送水質(zhì)檢測結果的內容和辦法由當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門(mén)和衛生行政部門(mén)商定。 9.1.5 當飲用水水質(zhì)發(fā)生異常時(shí)應及時(shí)報告當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門(mén)和衛生行政部門(mén)。 9.2 衛生監督的水質(zhì)監測 衛生監督的水質(zhì)監測應符合以下要求。 9.2.1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(mén)應根據實(shí)際需要定期對各類(lèi)供水單位的供水水質(zhì)進(jìn)行衛生監督、監測。 9.2.2 當發(fā)生影響水質(zhì)的突發(fā)性公共事件時(shí),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(mén)根據需要確定飲用水監督、監測方案。 9.2.3衛生監督的水質(zhì)監測范圍、項目、頻率由當地市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(mén)確定。 10 水質(zhì)檢驗方法 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檢驗應按照GB/T 5750執行。 附 錄 A (資料性附錄) 表A.1 生活飲用水水質(zhì)參考指標及限值
指 標 |
限 值 |
腸球菌(CFU/100mL) |
0 |
產(chǎn)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(CFU/100mL) |
0 |
二(2-乙基己基)己二酸酯(mg/L) |
0.4 |
二溴乙烯(mg /L) |
0.00005 |
二噁英(2,3,7,8-TCDD,mg/L) |
0.00000003 |
土臭素(二甲基萘烷醇,mg /L) |
0.00001 |
五氯丙烷(mg/L) |
0.03 |
雙酚A(mg/L) |
0.01 |
丙烯腈(mg/L) |
0.1 |
丙烯酸(mg/L) |
0.5 |
丙烯醛(mg/L) |
0.1 |
四乙基鉛(mg /L) |
0.0001 |
戊二醛(mg/L) |
0.07 |
甲基異莰醇-2(mg /L) |
0.00001 |
石油類(lèi)(總量,mg/L) |
0.3 |
石棉(>10mm,萬(wàn)/L) |
700 |
亞硝酸鹽(mg/L) |
1 |
多環(huán)芳烴(總量,mg /L) |
0.002 |
多氯聯(lián)苯(總量,mg /L) |
0.0005 |
鄰苯二甲酸二乙酯(mg/L) |
0.3 |
鄰苯二甲酸二丁酯(mg/L) |
0.003 |
環(huán)烷酸(mg/L) |
1.0 |
苯甲醚(mg/L) |
0.05 |
總有機碳(TOC,mg/L) |
5 |
萘酚-b(mg/L) |
0.4 |
黃原酸丁酯(mg /L) |
0.001 |
氯化乙基汞(mg /L) |
0.0001 |
硝基苯(mg/L) |
0.017 |
鐳226和鐳228(pCi/L) |
5 |
氡(pCi/L) |
300 |
參考文獻 [1]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. Guidelines for Drinking-water Quality, third edition. Vol. 1, 2004, Geneva [2] EU’s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. Council Directive 98/83/EC on the quality of water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. Adopted by the Council, on 3 November 1998 [3] US EPA.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and Health Advisories, Winter 2004 [4] 俄羅斯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, 2002年1月實(shí)施 [5] 日本飲用水水質(zhì)基準(水道法に基づく水質(zhì)基準に關(guān)すゐ省令),2004年4月起實(shí)施
|
<< 返回列表
當前頁(yè)1/1 共1頁(yè) 首頁(yè)
上一頁(yè)
下一頁(yè) 尾頁(yè) |
 |
|
|